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
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
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
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
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
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
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
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
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
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
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
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
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 ·客厅卧室隐形门装修效果图
- ·还为选品跑断腿?维宝多品类爆款大放送,让你不再愁!
- ·20平方房子装修问题解答
- ·正月初二回娘家 上午9时后郑州高速出城车流量大
- ·幼儿园对万圣节“过度重视” 市民:陪孩子过个节 咋成了强制任务?
- ·明光多点发力助力产业招商“新突破”_
- ·汽车“减速玻璃”忽悠了我们几十年,到底是什么原理?,行业资讯
- ·这周焦作这些地方将会停电!看看有你家吗
- ·三月三,来广州北京路赴一场粤桂的舌尖之约!
- ·做活“桃经济” 蹚出好“钱”景_
- ·《环太平洋》导演劝小岛秀夫:你要专注游戏开发
- ·春运26日开启 四川“空铁公水”预计客运量约8991万人
- ·2021資產輪動向何方? 看好景氣循環股、高收、新興債|天下雜誌
- ·影响玻璃清洗机加工质量的因素有哪些?,经验交流
- ·厦门市公安局原副局长郑东强 外逃两年多昨回国自首
- ·泉州到2022年底尘肺病重点行业职工全面纳入工伤保险